部门:教育学院党政办公室 日期:2021-11-24 15:02:00 访问次数:1774次
他们是教育学院的本科生
他们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荣获国家奖学金
一起来认识本期“教院之光”的优秀学子!
2020-2021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教育学院本科生
戚天翼2020级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梅龙飞 2019级体育教育
徐亚萱2018级教育学
李罗希 2019级运动训练
邱丰2018级公共事业管理
戚天翼
广泛阅读,勇于尝试。
校内外获得的奖项和荣誉
本科期间获国家奖学金、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浙江大学专业奖学金优秀奖,获浙江大学优秀学子等荣誉称号;武术健将级运动员;中国武术六段、武术二级裁判;获三次中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冠军。
我的教院故事
虽然来到教院只有短短的一年,却让我收获非凡。教院给予我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供我探索,让我能以一个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有幸在教院遇到诸多博学负责的老师,在基于书本教学的同时,更让我领略了前沿的体育科学研究,激发了我对于体育科学的探索兴趣。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教院所培养我们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加强调了我们将来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这让我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更具有一种社会担当和当代青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关于专业认识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灿烂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文化中的身体文化与哲学。我认为我们专业的学习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传承,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保护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二是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是一成不变,需要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进行创新。
对于学弟学妹的寄语
大学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这是一个学生的最本质工作。要广泛的学习与涉猎,开阔自身的见识视野,为之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补齐理论知识的空缺,实现运动技能与知识学习的并重。
梅龙飞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校内外获得的奖项和荣誉
本科期间获国家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获浙江大学优秀学生、学业优秀标兵、社会工作标兵、公益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获浙江大学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科研训练“国创”立项人,浙江省社会应急力量水上救援能力测评指导大纲编撰子课题负责人;浙江大学赛艇队队员,获第6届中国大学生赛艇锦标赛暨世界大学生赛艇项目选拔赛男子四人单桨铜牌;曾任浙江大学校团委学生文体中心项目推广部副部长;体育教育1901班副班长;浙江大学首届健体铸魂达人班成员,获“体育达人”称号。
我的教院故事
大学的时光对我来说尤为美好,也让我成长了许多,这种成长是多面、深刻而内化的。在学校收获的不仅仅是丰富前沿的专业知识,更能结交“大佬”,开阔眼界。学校平台众多、海纳百川,让我们拥有许多尝试和历练的机会,在“浙”里的时光我过得充实而幸福。“勤学而修德,明辨而笃实”,接受不同历练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塑造自己,努力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教育学院对我来说有着家一般的温暖。这里有许多为人谦逊、学识渊博、热情包容的教师,他们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教院,老师们给我提供学习、科研和生活上的支持,让我明晰前行的方向,他们亦师亦友,让我产生由衷的敬意。同时各专业的同学们各有所长,也让我学习良多。
对本专业的理解
体育科学是一门新兴、特别的学科,而体育教育是其基础专业。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的战略大背景下,在体教融合、体医结合等交融体系中,在体育纳入中高考的政策推动下,体育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会进一步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和态度。而在中国,体育如同六七点钟的太阳,其发展也会愈发灿烂!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愿你在浙里寻找自己,明晰目标。大学时光美好而短暂,希望你们都能认识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去追寻的东西。
愿你在浙里相信自己,脚踏实地。成长的过程需要去接受平凡,我们无需在与他人比较中怀疑自己,只需要在自己的路途上一步一个脚印。
愿你能看淡自己,宁静以致远。学校的校训是“求是创新”,告诫我们求是求实。所以要学会把自己看淡一点,而把自己要做的事看得重要一点。
愿你能升华自己,定位远大理想。我们应该在青年时期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真正把所学应用于社会,认真回答好竺老校长的“两问”。
徐亚萱
永远好奇,永远热爱。
校内外获得的奖项和荣誉
本科期间获国家奖学金、浙江大学二等奖学金、浙江大学三等奖学金、唐仲英德育奖学金;获浙江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干部、五星级志愿者、学业优秀标兵、公益服务标兵、社会工作标兵;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2021年度暑期实践项目“优秀个人”荣誉称号;曾曾担任英国365集团学习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现担任教育学院教育学1801团支部书记。
我的教院故事
我的大学四年是一次次尝试与探索中发现崭新自我的旅程。初入大学时有些腼腆内向,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渴望尝试新事物。第一次真正感受并发现自己的能量是在公益服务与社团工作的过程中,我开始更愿意表达观点,探索新鲜事物,开始更多地认可自我。之后鼓起勇气,主动尝试更多从前并未想过的事,包括竞选并担任团支书、长期参与实验室工作、主动联系老师参加科研项目等等,在摸爬滚打之中,我发现这些经历打磨出了一个新的我,变得更自信,更开朗。
在教院,最大的幸运是遇见了一群可爱又优秀的人。教院的每一位老师都葆有对教育事业的情怀与热爱,在待人接物时给出十二分的真诚。接触教院老师就像在开一套绝不会踩雷的“盲盒”,总能有不同的收获与惊喜。教院的同学则永远是亲切且热情的,在这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真正凝聚为了一个大家庭,收获真挚的友情,感到踏实与安心。
对本专业的理解
我眼中的教育学是科学理性的,是浪漫艺术的,更是充满活力的。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外显的是,我们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方法,获得了一定的学术与实践能力;内在的是,我们具备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的眼光,在反思教育现状,审视教育体系、制度的过程中,开始更多地理性思考如何打造更美好的教育,培养更幸福的人,这种感受是令人满足、催人奋发。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每一个人都拥有探索的机遇与权利,有的人能够精准把握时机,有的人却失之交臂。有个学姐说大学是人生中试错成本最低的四年,经历下来确实如此。希望学弟学妹在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一定规划的基础上,珍视这四年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宝贵经历,积极尝试,勇敢突破,不轻言放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走出舒适圈,塑造全新的自我。
李罗希
起于平凡,臻于至善。
校内外获得的奖项和荣誉
本科期间获浙江大学二等奖学金、教育学院梁广榕奖学金;获浙江大学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获全国大学生艺术体操锦标赛纱巾项目第二名;获浙江省职业规划大赛优胜奖。
我的教院故事
大学四年带给我最大的改变是心态的成长,从不可以接受失败到学会了从挫折中总结经验。大学作为学校到社会的桥梁,推着我前进,让我变得更加独立,也教会我全力以赴一定会有回报。
我曾不止一次感叹在教院最幸运的事是遇见了最棒的朋友和给我力量的老师。我经历过很多迷茫和自我否定的时刻,他们的存在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慷慨的老师们与我分享的不止有学业上的理论知识,还有在未来成长路上的建议,他们给我注入了许多的勇气去探寻未知的路。
对于专业的理解
在入学前我觉得运动训练专业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就是成为一名教练。但学得越多我发现从前我的认识太浅薄了,这个专业的学习给了我很多条路,不一定就局限于一种发展方向,它是一块基石,踩稳了它可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学弟学妹的寄语
大学大学,学是第一位的,学习始终是一个学生最本职的工作,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去扩展自己的课余生活才是正解。但学习也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多做一些尝试,试着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也很关键。最后不要透支焦虑,没必要为三五年后的事情烦恼,很多事情努力之后结果就会水到渠成。
邱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校内外获得的奖项和荣誉
本科期间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浙江大学三等奖学金、郑志刚奖学金等;曾获浙江大学五星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学校学业优秀标兵、公益服务标兵、对外交流标兵等荣誉称号;曾任丹青学园学生会办公室干事;现任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生大使。
我的教院故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觉得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于求是园中求学的态度,也应当成为终身学习所秉持的态度。我个人将审问、慎思、明辨当作个人反思的一个过程,辩论队的经历让我有机会能够反复训练这种思辨过程,非常感谢给予我很多帮助的学长学姐以及同辈。只要拥有坚定的执行能力,做到“笃行之”,那么所有付出与积累都不会辜负。
在教院遇到老师给我帮助很大,如果愿意主动交流自己的想法,那么他们也会乐于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也非常感谢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所的各位老师在学业与生活上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作为国际交流学生大使,我还参与了学院的国际化交流与建设的部分工作,有幸结识了团队中的优秀同学及学长,与他们共事让我收获颇丰。
对本专业的理解
本专业的四年学习让我明确了未来的研究兴趣与发展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学习公共管理、教育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但也正是因为学科的多元包容让我能够在交叉点中找到立足之处并深耕。我未来想要继续钻研的研究方向是关于国际教育治理的问题,这也与本专业有一定的相关程度。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在大学你会遇到很多人,也难免会被比较,但是不要在比较中迷失自我,需要找准自我定位。优秀的标准不是绝对的,所以不要被“内卷化”影响自己的心态,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另外,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充实自我是十分必要的,好的兴趣可以让你学会放松自己,Seize the Day and Enjoy it!
教育学院
图文素材/戚天翼、梅龙飞、徐亚萱、李罗希、邱丰
本文编辑/庞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