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教育学院办公网 日期:2023-11-08 16:24:11 访问次数:10次
11月3日,第三届全国教育学博士后论坛在清华大学顺利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教育强国建设: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教授、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眭依凡教授、英国365集团院长阚阅教授、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赵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余东升教授、《教育研究》期刊编辑部郭丹丹主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Education编辑部杨娟主任、北京大学沈文钦副教授、清华大学乔伟峰副教授、郭菲副教授、浙江大学韩双淼长聘副教授、“百人计划”研究员吴寒天博士、天津大学胡德鑫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张晓蕾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程猛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耿博雅博士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加论坛,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石中英教授通过视频致辞。论坛设有专家主旨报告、在站博士后学术报告、优秀博士后经验分享环节,并设置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建设、课程与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三个分论坛。浙江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田京、Asgarova Vafa、王淙影、刘倩参加了此次论坛。
11月3日的开幕式由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赵琳教授主持。石中英教授在致辞中阐述了创办全国教育学博士后论坛的初衷是在博士后队伍日益壮大的背景中建设面向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专业交流平台,作为重要的教育学人才后备力量,鼓励博士后研究人员通过学习和研究不断进步,并表达了在未来期望教育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成长为教育家和教育学家的寄托。
眭依凡教授作了《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紧迫性》主旨报告,报告从对大学存在和发展的逻辑起点的分析开始,指出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并通过人才培养创造出知识以服务社会。在当前科技革命冲击、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世界局势动荡的情况下,高等教育面临多重挑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为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大学之间的竞争,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应引起高等教育的关注。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应鼓励博士生开展独立研究,怀着对知识贡献的热情开展研究,从制度设计、人才培养、保障条件和科研评价等方面入手全力支持高校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谢维和教授作了《高等教育强国的文化特质》主旨报告,指出,教育强国建设承载和弘扬人类共同价值,充分体现并挖掘自身的价值,教育强国建设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其魂脉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根脉为中国文化。教育研究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在教育研究中应立足中国的文化特色,在关注具有可比性的指标外关注中外民族的特色。教育强化的文化特质包括制度变量和文化变量,要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通过解读杜威的教育理论为何在中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分析本土教育学者开展教育研究,尤其是教育理论研究要“反求诸己”,挖掘中国的文化特质,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思考如何走出中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自主之路。在在站博士后主旨报告环节中,赵琳教授作了《全国教育学博士后发展调查报告》主旨报告,阐述了对20所设置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呈现了教育学博士后群体的特征,分析了博士后对博士后阶段科研、教学和职业发展影响的相关数据,报告了对博士后阶段学习和工作的满意度等,全方位、立体化描绘了我国教育学博士后的发展图景。我院博士后田京作了“Doers not makers: exploring Chines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terns’ competence”的主旨报告,汇报了课题组对中国学生全球胜任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眭依凡教授
田京博士
在11月3日下午的分论坛中,我院博士后研究人员Asgarova Vafa博士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分论坛作了题为“What changes are university students seeking? Bringing employers to classrooms to facilitate post-graduation opportunities”的汇报,讨论了如何提升高校学生就业力的问题。王淙影博士在工程教育强国建设分论坛作了题为《全国主要国家工程教育发展指数评估与趋势》的报告,分享了工程教育评价的研究成果。刘倩博士在课程与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作了《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回应教学信念——基于12名少数民族教师的访谈分析》报告,探讨了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议题。韩双淼长聘副教授担任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分论坛的点评专家,对分论坛中的论文做了专业、详细并极具建设性的点评。
Vafa 博士
王淙影博士
刘倩博士
韩双淼长聘副教授
“百人计划”研究员吴寒天博士应邀在优秀博士后成长经历分享环节分享了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完成从团队科研工作者到独立研究者以及研究团队的领导者的学术角色“轮回”,在此过程中促进了研究范式的转变。基于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实践和思想流变,阐述了通过师道传承将学生培养、科研发展和自身专业成长融合为一体的成长经历。基于自身学术发展的经历,分享了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六条建议。即研究博士阶段的研究领域、关切本土问题、找到思想上折服的前辈学人、独立申请课题、不盲目追逐热点、遇到挫折也要坚持下去。北京师范大学程猛副教授通过题为《博士后期间的挫败》的个人成长经历分享,指出博士后期间遇到挫败是常态,通过挫败能够看见自己热望的学术领域和风格,能够完成一次跨越边界之后的机会整合,并明白自己的渺小与局限,增强对他人的敬畏感。北京林业大学耿博雅博士分享了从一位博士后研究院到高校青年教师的身份角色转变的过程,鼓励博士后人员坚守科研初心、勇于担负工作职责、认真开展教学工作、不断提升科研思考深度。
吴寒天博士
阚阅教授作论坛总结讲话。阚阅教授基于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历史,指出博士后兼具了学生和教师双重身份,博士后制度集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发现优秀人才于一体,是培养教育学后备力量的重要方式。阚阅教授阐述了创设全国教育学博士后论坛的过程。全国教育学博士后论坛由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和英国365集团于2021年联合发起并轮流主办,致力于为教育学博士后打造全国性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2021年和2022年均为线上论坛,2023年是该论坛发起以来举办的首次线下论坛。最后总结了此次论坛主旨报告和分论坛报告的主要内容,并通过自身作为博士后科研人员的经历勉励博士后人员在博士后学习和工作期间克服困难,不断获得自身成长。
阚阅教授
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全国教育学博士后搭建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推动博士后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中不断进步。论坛期间,我院师生充分参与了主旨报告、分论坛报告和点评、优秀博士后经验分享和论坛总结发言各个环节,展现出了专业水准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教育学博士后同仁开展了广泛而深刻的学术交流和对话,不仅拓展的学术视野,也进一步加强了与博士后同仁的学术联系,为深化学术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丨田京
图丨会务组
2023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