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届浙江大学高等教育论坛成功举办

部门:教育学院办公网      日期:2023-11-17 10:12:57      访问次数:24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用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来研究和助力教育强国建设,20231113-14日,首届浙江大学高等教育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隆重举行。论坛由英国365集团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指导。论坛主题为“建设教育强国与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论坛设置主旨报告、主题报告、平行论坛等环节。

论坛开幕式现场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前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瞿振元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刘海峰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校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徐小洲教授,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周谷平教授,西南大学原副校长陈时见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胡建华教授,苏州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周川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山西大学中国社会教育研究院院长侯怀银教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振天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王洪才教授,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执行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均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冯建军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赵婷婷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廷柱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高伟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王建华教授、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与杭州分馆总经理白中林总编辑,以及英国365集团张应强教授、顾建民教授、阚阅教授、吴巨慧书记等出席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硕博士研究生等共22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周谷平教授主持。

任少波书记代表浙江大学致欢迎辞。他首先对出席论坛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任少波表示,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和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关键是“自主”,目标是形成“知识体系”,目的是为教育强国建设服务。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问题导向为基,以自主建设为要,立足中国实际,研究中国问题,凝练中国理论,彰显中国智慧。浙江大学将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学学科拔尖筑峰,加强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梯队建设,着力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和浙大特色的高等教育学派。任书记祝愿论坛取得丰富成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高质量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更有益的借鉴。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教授致辞

阎光才教授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致辞。他对英国365集团与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联袂举办首届浙江大学高等教育论坛表示感谢。他指出,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把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纳入学科建制,在国际学术界,虽然不敢说是绝无仅有,但称它是一个中国创举并不为过。中国高等教育学在自主知识创生与体系建构上,既要坚持以我为主的立场,同时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目的在于能够对本土现象提供深度的理论解释,并服务于本土高等教育实践。不仅需要通古今中外之变,而且还要有跨学科的视野与敏感的本土问题意识。期待本次论坛及其持续影响,能够为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以及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建构提供方向引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阎光才教授致辞


在开幕式上,任少波书记、瞿振元教授、阚阅教授、白中林总编辑共同为《浙大教育学刊》揭幕。《浙大教育学刊》将于20241月首发第一辑,旨在探索和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助力建设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发挥决策咨询作用,服务教育改革发展。


《浙大教育学刊》揭幕仪式

论坛主旨报告

开幕式后举行论坛主旨报告,周谷平教授主持论坛主旨报告。

周谷平教授主持论坛主旨报告


瞿振元教授作题为“高等教育学:从中国故事、中国经验到中国知识体系”的报告。他指出,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高等教育学亟须思考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做法和经验。高等教育研究者要对既有丰富的经验材料加以提炼和升华,形成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提出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以指导高等教育未来的持续发展。


瞿振元教授作主旨报告

钟秉林教授以视频方式作题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土经验与理论建构”的报告。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但理论生成还不够充分。他强调要从概念内涵、选拔方法、培养体系和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建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厘清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思路,深化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理性认识,从而在实践上切实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钟秉林教授作主旨报告(视频)

袁振国教授以视频方式作题为“知识增长方式的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的报告。他指出,知识增长方式发生了知识从分科发展走向综合发展、从理论应用分离到理论应用一体、从渐进增长到跃进发展、从个人智慧到群智汇聚、从文化普遍性到文化特异性等五个主要方面的变化。为此,必须转变科研范式,强化问题导向、有组织研究、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基础与应用研究一体化和数字赋能等。同时,要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尤其要通过建立起个性化、灵活开放的体制机制,保证本科教育的质量。


袁振国教授作主旨报告(视频)

刘海峰教授作了题为“中国高等教育部的兴废”的报告,报告探讨了中国高等教育部的兴废历程、组织结构、历史价值等问题。他以史料为证,指出高等教育部跌宕起伏的历史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等因素密切相关。作为中央一级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教育部的内部组织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曾历经三次较大变迁。他认为,尽管高等教育部存在时间不长,但它仍然有值得我们省思的历史价值:一是作为组织遗产,现今的教育部延续了不少高等教育部的机构设置;二是高等教育部存续期间产生的系列刊物、照片、档案等文献遗产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刘海峰教授作主旨报告

论坛主题报告(一)

14日上午,论坛举行第一场主题报告,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英国365集团顾建民教授主持。


顾建民教授主持主题报告(一)


胡建华教授作题为“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四十年”的报告。他认为,自主知识体系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具有自主非封闭性、自主非脱钩性和自主非排外性。在40余年发展历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学以体系建构和本土实践为基本取向,以“借鉴”和“自主”为主要建设手段,形成了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应立足于高水平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性强、解释力高和影响域广特征,着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水平。


胡建华教授作主题报告


周川教授作题为“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问题起点”的报告。他指出,“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中国式命题,其核心在“自主”,要旨在“中国”。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应当以学术方式来研究、以中国话语方式来表达,应该对中国高等教育问题具有强大的描述力、解释力、预测力以及影响力。他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学体系目前还不完全是“自主的”,应以高等教育的 “中国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和旨归,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中国问题”的意识,从重大问题的破解走向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周川教授作主题报告


卢晓中教授作题为“科教融汇视域下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更好结合”的报告。他认为高等教育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紧密的历史耦合,展现出从适应到引领的变革特征,“科教融汇”理念的提出,为二者更好结合提供了方向指引与路径遵循。在科教融汇视域下,新时代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从“结合”走向“更好结合”。要从科技创新活动中参与主体范畴的再认识、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角色的再定位、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的再构建、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再思考等方面,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在其中的角色与功能定位。


卢晓中教授作主题报告


别敦荣教授作题为“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他认为,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问题关键在于“自主”,必须是“中国人提出、基于中国高等教育实际、解决中国高等教育问题”。他把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属性归纳为“中国性、应用性、专业性、包容性”,指出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可能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和“主体性迷失”的属性漂移问题。要在两条路径上推进,是研究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突出本土特色;二是探索世界高等教育规律,注重国际共通性。


别敦荣教授作主题报告


徐小洲教授作题为“面向高质量:开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境界”的报告。他认为自主知识体系应具有“相对性、开放性、融合性、先进性”。针对开放性,他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45年来的巨大成就,指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面临“发展、质量、层次、互信”四大难题。新时代需要重新思考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愿景、理念、范围、层次等问题,愿景方面应从边缘走向中心,理念方面要从扩展规模转向注重内涵提升和生态发展,范围方面要从关注国别转向关注区域乃至全球,层次方面要从浅层到深层,进而开拓对外开放新境界。


徐小洲教授作主题报告

陈时见教授作题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家使命与创新路径”的报告。他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推进科技强国战略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拔尖创新人才既要具有“个人得到高度发展、适合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做出社会贡献”等基础性特征,也要具有“独创性的思考、创造性的能力、整合性的协同、创新性的贡献”等个性化特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重塑教育使命,重设教育体系,重构教学模式,重置学习环境,重建学习评价。


陈时见教授作主题报告

论坛主题报告(二)

14日下午,论坛举行第二场主题报告,由英国365集团副院长孙元涛教授主持。

王建华教授作题为“论高等教育学的再生”的报告。他指出,当前高等教育学发展还面临很大矛盾,一方面,高等教育学实质上不在教育学的视域内,但在现实和逻辑上又只能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和教育学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学并非是涵盖整个高等教育的“高等教育”之学。由此,他提出了高等教育学再生或转型发展的两条可能路径:一是在教育学门类下重建,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争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学;二是在交叉学科门类下重建,力争成为一个全新的一级学科。


王建华教授作主题报告


阎光才教授作题为“如何理解自主知识体系”的报告。他从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的关系、社会科学知识的生成机制、学者理论取向的知识体系建构等视角,谈了如何理解知识体系的问题。他指出,理论取向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比较与开放意识,需要概念澄清、生成与比较,亦需领域性本土知识的积累,同时需要考虑去情境化的可能性和知识体系的有机整合。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在于:洞穿现实,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察古今中外之变,揭示历史与现实之间相互勾连的逻辑;理解人心,透视人心,反思特殊性;理论解释与现实关照,理论介入与现实的改进与完善;制度(利益撬动),文化与环境营造。


阎光才教授作主题报告


侯怀银教授作题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路径”的报告。他从基本理论、存在问题、建构路径等三个方面梳理了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相关研究,指出仍需进一步加强聚焦大教育学视角对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研究。认为亟待突破四大问题:一是突破学校教育学知识体系的局限;二是突破中国教育学分支学科知识体系建设均衡的局限;三是突破教育学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四是突破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与教育实践的割裂。他认为要聚焦终身教育、融合大教育学、融汇古今中外、扎根中国教育实践等,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侯怀银教授作主题报告

王洪才教授作题为“现象学视域下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审视”的报告。他首先简要介绍了现象学,认为探究现象学高等教育学对建设高等教育学科具有重要意义。他从多学科研究特性、现象学与质性研究方法的密切关系等方面,论证了现象学方法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认为它有助于突破高等教育研究的盲区,有利于激发每个研究者的主体性,有利于发现创造的内源性,有利于认识学术的本质。他还从多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学的现象学研究进行了深入剖析。


王洪才教授作主题报告


陈廷柱教授作题为“高等教育现代化:中国道路、自主知识与国际话语”的报告。他认为要从中国情境和学科知识生产的实际两方面看待自主知识体系,既要正确对待西方学界提出的知识观念和标准,又要立足中国实际稳扎稳打,还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他对构建自主知识提出了四大步法:一是面向实践归纳颇具中国特色与富有成效的做法,夯实自主知识根基;二是提出独到而令人信服的看法、叙事或框架,丰富自主知识素材;三是形成新的概念、命题与理论,创新自主知识体系的骨架;最后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塑造国际话语格局,彰显自主知识体系的世界意义。


陈廷柱教授作主题报告


刘振天教授作题为“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可能的误区”的报告。阐发了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性、自主性、体系性以及体系建设的可能路径等重要问题。他认为,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性体现为民族智力、知识主权与人类贡献,自主性体现为以独立和自治为内蕴,体系性体现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他认为当前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可能存在实用主义经验论、集体主义同一论、民族主义特色论等三方面认识误区。面向未来,要处理好中外古今、有组织研究与自由探索、内容与形式、以及教材体系与学理体系等四组关系。


刘振天教授做主题报告


冯建军教授作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方针话语的历史与逻辑”的报告。他认为,党的教育方针既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教育学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的核心思想。党成立百年来,围绕“教育为谁服务”“教育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等教育根本性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极具针对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方针。各时期的教育方针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实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一脉”即为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推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


冯建军教授做主题报告





李均教授作题为“重审‘高等教育学史’”的报告。他从高等教育学史的性质、研究领域、现实意义等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高等教育学史是指对高等教育学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历史研究与理论探讨。不仅关注高等教育学科的内在叙事与内部历史,也重视高等教育学的社会功能、高等教育学与其他社会因素关系等学科外部的历史。高等教育学史研究是形成高等教育学理论的重要渠道,是建构完善高等教育学学科制度体系的关键道路,更是总结学科文化、升华学科精神谱系的必然要求。未来高等教育学史的研究对象不能只限定于中国,应具有全球视野。


李均教授作主题报告


赵婷婷教授作题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概念生成特点分析”的报告。她对我国高等教育概念生成的阶段特征与具体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以11本高等教育类“双核”期刊论文中的“关键词”为样本,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发现:1980—1990年期间的高等教育概念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1991—2015年期间开始大规模引介西方高等教育学术概念、实践概念以及其他学科的概念,同时也生成很多源自政策的本土概念;2016年以来的高等教育概念开始借用中国社会政策的概念,并生成了许多根植于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的新名词。


赵婷婷教授作主题报告


高伟教授作题为“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逻辑起点、基本逻辑与方法论”的报告。他认为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需处理好“事实—价值”与“逻辑—表达”两大关系,前者关注中国教育事实与中国教育价值的内在统一性,后者关注知识模块、观点之间的自洽、它洽、融洽。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要有三种方法论,一是比较方法论,即处理中国教育学的“古今中西”问题;二是观念史方法论,即梳理中国教育历史中的教育观念变迁的规律和逻辑;三是系统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高伟教授作主题报告


论坛闭幕式

论坛闭幕式由英国365集团院长阚阅教授主持。

阚阅院长主持闭幕式


英国365集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张应强教授作论坛总结。他首先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论坛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以“建设教育强国与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主题举办首届浙大高等教育论坛,具有多重意义。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纪念中国高等教育学创立四十周年;二是落实浙大主要领导关于“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和浙大特色的高等教育学派”的重要批示精神;三是推进学校部署的浙大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在本届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从多种角度发表了极富学术性、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思想观点,是一次系统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高层次、高质量学术论坛,将会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史册。相信“浙大高等教育论坛”和《浙大教育学刊》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品牌!


张应强教授作论坛总结



统稿丨邵兴江、黄亚婷

文丨姜远谋、陈锐、陈凤菊、刘子涵、富阳丽、韩冰玉、王雅、陈嘉诚、张洁

图丨会务组

20231116

17


  • 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文科组团教育学院大楼
  • Tel  : +86 571 88273934
  • Fax : +86 571 88273187
  • Copyright © 2018 365英国上市(集团)正版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管理登录
    您是第1000位访问者